钻夹具体A2
目录
摘要Ⅰ
Abstract Ⅱ
1绪论1
1.1课题背景1
1.2夹具的发展史1
1.3小结2
2拨叉80-08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
2.1零件的分析3
2.1.1零件的作用3
2.1.2零件的工艺分析3
2.2确定生产类型3
2.3确定毛坯3
2.3.1确定毛坯种类3
2.3.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3
2.3.3绘制铸件零件图4
2.4工艺规程设计4
2.4.1选择定位基准4
2.4.2制定工艺路线4
2.4.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6
2.4.4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6
2.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8
2.5.1工序1:粗铣Φ25H7的两侧面8
2.5.2工序2:粗铣平下端面孔侧面的工艺凸台9
2.5.3工序3:钻Φ25H7的通孔9
2.5.4工序4:扩Φ25H7的通孔11
2.5.5工序5:铰Φ25H7的通孔12
2.5.6工序6:粗铣a、b面12
2.5.7工序7:粗铣Φ60H12孔的两面14
2.5.8工序8:精铣Φ60H12孔的两面14
2.5.9工序9:粗镗下端Φ60H12的孔15
2.5.10工序10:半精镗下端孔到Φ60H12 16
2.5.11工序11:粗铣16H11的槽16
2.5.12工序12:半精铣16H11的槽17
2.5.13工序13:钻Φ20.50的孔18
2.5.14工序14:攻M22×1.5的螺纹19
2.5.15工序15:铣开Φ60H12的孔20
2.6本章小结21
3专用夹具设计22
3.1镗孔夹具设计22
3.1.1问题的提出22
3.1.2夹具的设计22
3.2铣槽夹具设计25
3.2.1问题的提出25
3.2.2夹具的设计25
3.3钻孔夹具设计29
3.3.1问题的提出29
3.3.2夹具的设计30
3.4本章小结35
结论36
参考文献37
致谢38
2.1零件的分析
2.1.1零件的作用
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。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,主要起换档,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,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。
2.1.2零件的工艺分析
零件的材料为HT200,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,故不能锻造和冲压。但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优良。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:
(1)中心圆孔Ф 。
(2)的螺纹孔垂直于中心孔,其中心与右面的距离为。
(3)键槽与中心孔有0.08的垂直度,深为。
(4)半孔与中心孔有的位置关系,其宽为与中心孔有0.1的垂直度。
由上面分析可知,可以先加工拨叉中心孔,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,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,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,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。
2.2确定生产类型
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,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:加工过程划分阶段;工序应当集中;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,大量采用专用工装。
2.3确定毛坯
2.3.1确定毛坯种类
零件材料为HT200。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,零件结构不是太复杂,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,故选择金属型铸造毛坯。
2.3.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
查《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与技术标准实用手册》125页表1-4-7,选用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均为3mm。
2.3.3绘制铸件零件图
图2.1零件毛坯图
2.4工艺规程设计
2.4.1选择定位基准
①粗基准的选择
以零件的下端孔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,以较大面a面为辅助粗基准。
②精基准的选择
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,依据“基准重合”原则和“基准统一”原则,以加工后的通孔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,以下端孔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。
2.4.2制定工艺路线
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、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,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,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,可以考虑采用各种机床配以专用夹具,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。除此之外,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,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。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:
表2.1工艺路线方案一
工序号工序内容
工序一钻、扩、铰Φ25H7的通孔
工序二粗铣a、b面,使粗糙度达到6.3,a面到Φ25H7的孔中心距为,b面到Φ25H7的中心距为36
工序三粗铣、半精铣16H11的槽
工序四粗铣下端圆孔的两侧面,使两面之间的距离为12d11
工序五①粗镗下端圆孔的内孔到Φ59②半精镗此孔到Φ60H12
工序六铣开下端圆孔
工序七钻Φ20.50的孔,垂直于Φ25H7的通孔
工序八攻M22×1.5的螺纹
工序九钳工打毛刺
工序十检验
表2.2工艺路线方案二
工序号工序内容
工序一粗铣Φ25H7的两侧面,使两面间距为80
工序二粗铣平下端孔侧面的工艺凸台
工序三钻Φ25H7的通孔
工序四扩Φ25H7的通孔
工序五铰Φ25H7的通孔
工序六粗铣a、b面,使粗糙度达到6.3,a面到Φ25H7的孔中心距为,b面到Φ25H7的中心距为36
工序七粗铣Φ60H12孔的两面,使两面的间距为14
工序八精铣Φ60H12孔的两面,使两面的间距为12d11,粗糙度3.2
工序九粗镗下端孔
工序十半精镗下端孔到Φ60H12,粗糙度达到3.2
工序十一粗铣16H11的槽
续表2.2
工序十二半精铣16H11的槽
工序十三钻Φ20.50的孔,垂直于Φ25H7的通孔
工序十四攻的螺纹
工序十五铣开Φ60H12的孔
工序十六钳工打毛刺
工序十七检验
工艺立方案的比较与分析:
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:方案二是加工工序分散,适合流水线生产,缩短装换刀具的时间。加工完前次的又可成为下次加工的基准,这样使工序非常清晰易提高加工精度,是对大批量生产是很合适的。方案一把工件加工工序分得很紊乱并且很集中,基准得不到保证,加工出来的精度低,不符合现代化的生产要求。两种方案的装夹比较多,但是考虑到加工零件的方便性,及加工精度,且还是大批生产,所以采用方案二比较合适。
2.4.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
①机床的选择
工序1、7、8、11、12、15采用X6022型卧式铣床
工序2、6采用X5028立式铣床
工序3、4、5、13、14采用Z535立式钻床
工序9、10采用T618卧式镗床
②选择夹具
该拨叉的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,所以采用专用夹具。
③选择刀具
在铣床上加工的各工序,采用硬质合金铣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。在铰孔,由于精度不高,可采用硬质合金铰刀。
④选择量具
加工的孔均采用极限量规。
⑤其他
对垂直度误差采用千分表进行检测,对角度尺寸利用专用夹具保证,其他尺寸采用通用量具即可。
2.4.4机械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
根据前面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,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:
表2.3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及达到的尺寸、经济度、粗糙度
工序号工序内容加工余量经济精度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工序余量
最小最大
1粗铣Φ25H7的两侧面3 IT11 80 6.3 -0.1 0.1
2粗铣平下端孔侧面的工艺凸台3 IT11 0 6.3 -0.1 0.1
3钻Φ25H7通孔IT12
6.3 -1 1
4扩Φ25H7通孔2.0 IT12
3.2 -0.05 0.05
5铰Φ25H7通孔0.2 IT8
1.6 -0.006 0.006
6粗铣a、b面粗铣a面3 IT12 (距中心孔) 6.3 -0.1 0.1
粗铣b面36(距中心孔)
7粗铣Φ60H12孔的两面2 IT11
6.3 -0.1 0.1
8精铣Φ60H12孔的两面1 IT9
3.2 -0.05 0.05
9粗镗下端孔2.5 IT13
6.3 -0.2 0.2
10半精镗下端孔0.5 IT11
3.2 -0.02 0.02
续表2.3
11粗铣16H11的槽IT11
6.3 -0.1 0.1
12半精铣16H11的槽1 IT10
3.2 -0.02 0.02
13钻Φ20.50的孔IT13
6.3 -1 1
14攻的螺纹
15铣开Φ60H12的孔4 IT13 6.3 -0.05 0.05
2.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
2.5.1工序1:粗铣Φ25H7的两侧面
机床:X6022型卧式铣床
刀具: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(间距为80),材料: , ,齿数,为粗齿铣刀。
因其单边余量:Z=3mm
所以铣削深度:
每齿进给量:根据参考文献[3]表2.4-73,取铣削速度:参照参考文献[3]表2.4-81,取
机床主轴转速:
实际铣削速度:
进给量:
工作台每分进给量:
:根据参考文献[3]表2.4-81,
切削工时
被切削层长度:由毛坯尺寸可知,
刀具切入长度:
刀具切出长度:取
走刀次数为1
机动时间:
查参考文献[1],表2.5-45工步辅助时间为:1.23min
2.5.2工序2:粗铣平下端孔侧面的工艺凸台
机床:X5028
刀具:硬质合金端铣刀(面铣刀)齿数
①粗铣a面
铣削深度
每齿进给量:根据《机械加工工艺手册》表2.4-73,取
铣削速度:参照《机械加工工艺手册》表2.4-81,取
机床主轴转速: ,取
实际铣削速度:
进给量:
工作台每分进给量:
:根据《机械加工工艺手册》表2.4-81,
被切削层长度:由毛坯尺寸可知
刀具切入长度:
刀具切出长度:取
走刀次数为1
镗孔A0
铣槽A1
钻孔A0
镗夹具体A1
铣夹具体A1
机械加工工序卡片
文件列表